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血管內科醫(yī)學進展 > 夜間低血糖或是DM心律失常的始作俑者
一**國研究顯示,在心血管高危2型糖尿病患者中,夜間低血糖增加心律失常發(fā)生風險。研究者認為,這可能是強化降糖治療時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的原因之一。論文發(fā)表在《糖尿病》(Diabetes)5月刊。
低血糖發(fā)生率逐漸升高。嚴格血糖控制導致的低血糖反而會增加心血管死亡風險。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影響(如年齡、性別、交感神經激活和血鉀濃度)相互作用可能決定心律失常發(fā)作,致死性心律失??赡芤蛞归g發(fā)生嚴重低血糖和心臟傳導系統(tǒng)亞臨床病變共同導致。或者,低血糖期間心律失??赡苡伤咂陂g自主神經功能性失衡引起。大量臨床和實驗證據顯示,低血糖可引起心臟電活動異常,并進一步驗證低血糖可導致猝死。
該研究納入25例接受胰島素治療、有心血管病史或≥2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動態(tài)監(jiān)測血糖和心電圖。結果為,共檢測到134小時低血糖、65小時高血糖和1258小時正常血糖。與低血糖相比,夜間低血糖期間心動過緩和心房、心室異位搏動計數顯著較多。夜間低血糖期間心律失常較日間低血糖更頻繁。在一些患者中,發(fā)生低血糖期間可觀察到校正心律QT間期>500 ms和異常T波形態(tài)。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fā)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fā)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