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是醫(yī)生,媽媽是護士,于是我出生后有個響亮的稱號“醫(yī)二代”.因此注定我和其他孩子的童年不一樣。
一 玩具篇
老師讓孩子從家里拿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到學校說要給孤兒院的孩子獻愛心,很多同學拿的是娃娃,水槍,和各種積木,只有我拿了一個迷你急救箱,里面有聽診器,注射器和各種顏色藥丸。當我淡定地把注射器拿出來的時候好多小朋友都哭了,因為勾起了他們恐怖的記憶——注射疫苗。
二演出服裝篇
學校說要文藝匯演,讓我們穿最漂亮的衣服到時上臺走秀,于是我選了媽媽的一條白襯衫套在身上,因為我覺得媽媽穿白大褂的樣子最漂亮了,我穿肯定也漂亮。結果,那次我沒能上臺表演,理由是衣服太長,我邁不開腿還老摔跤。
三夢想篇
第一次寫日記,我寫的是我的夢想,夢想自己成為爸爸那樣的人,工作時病人叫他蔣醫(yī)生,同事叫他蔣老師,是醫(yī)生又是老師,太酷了,如果我當老師碰到不聽話的學生我就拿**嚇唬他們。于是,我在日記本上經(jīng)常自稱小蔣老師。
四 生病篇
我發(fā)燒感冒從不去醫(yī)院,因為家里的抽屜里經(jīng)常備了藥,我自己按照電話媽媽的指示去抽屜找藍色盒子的感冒藥,綠色盒子的退燒藥
五 開家長會
現(xiàn)在學校特別愛叫家長,過節(jié)叫家長,玩游戲叫家長,考試后也叫家長,我從不擔心自己考的不好會怎樣,因為爸媽沒時間,哈哈
六 睡覺篇
我很早就習慣一個人睡了,因為經(jīng)常半夜醒來,爸媽就不見了,之前老認為是外星人把他們抓走了后來才知道他們半夜還要上班,我只要乖乖睡覺早上醒來就能看見他們了。
(以上片段皆從同事飯后談資收集所得,從醫(yī)不易,醫(yī)二代成長更不易,各位父母且行且珍惜,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