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消化內鏡的臨床應用》內容預覽:
消化管組織結構:消化管壁由粘膜、粘膜下層、肌層漿膜四層組成。粘膜各層主要為復層鱗狀上皮(食管)和單層柱狀上皮。
消化系常見疾?。悍盗餍允彻苎住⑹彻芰芽尊?、Bareett食管、霉菌性食管炎、腐蝕性食管炎、剝脫性食管炎、藥物性食管炎、食管靜脈瘤、食道平滑肌瘤、食管息肉、食管憩室、食管噴門黏膜撕裂綜合征、賁門失弛緩、食管癌。胃炎(急、慢)、胃潰瘍、胃石癥、胃息肉、胃癌、胃淋巴瘤。十二指腸炎、十二指腸潰瘍、十二指腸息肉、十二指腸癌。下消化道疾?。?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結核*大腸息肉*缺血性結腸炎*抗生素性腸炎*放射性腸炎*結腸憩室*結腸黑變病*大腸癌*腸淋巴瘤*大腸癌類
各系統(tǒng)疾病與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疾病—肺功能不全、肺結核、肺癌等消化性潰瘍。心血管系統(tǒng)—左心衰、右心衰、冠心病與胃黏膜病變。泌尿系統(tǒng)—腎小球腎炎、尿毒癥等與胃黏膜炎癥潰瘍。血液系統(tǒng)—貧血、出血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等與消化道黏膜、血管、淋巴管疾病。
各系統(tǒng)疾病與消化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甲亢、糖尿病等與消化道運動功能黏膜血管疾病。結締組織病—硬皮病、紅斑狼瘡、白塞氏病、皮肌炎等與胃腸肌肉功能、胃腸黏膜、血管疾病。神經系統(tǒng)—顱腦外傷、顱占位性病變等神經性疾病與胃腸黏膜、血管、神經蠕動功能疾病。消化系疾病常見癥狀: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咽部球狀感、吞咽困難、返酸、噯氣、體重減輕、腹?jié)q、腹痛、腹瀉、便秘等。
電子胃鏡簡介:電子胃鏡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內鏡、視頻處理器和電視監(jiān)視器。它無光導纖維導像束,導像系統(tǒng)由CCD和電纜代替,不像光導纖維容易折斷,因而更加耐用。電子胃鏡可獲得高清晰度的圖像。圖像的可再加工性強.通過計算機可以進行各種圖像處理,進行三維顯像、測定粘膜血流、粘膜局部血色素含量及局部溫度等。
胃鏡發(fā)展簡史:內窺鏡起源于100年前,主要經歷了4個發(fā)展階段,每個階段都以當時所用器械的主要特征為標志。*硬式內鏡階段(1806~1932):硬式內鏡由德國人首創(chuàng)。*半屈式內鏡階段(1932~1957):*纖維胃鏡階段(1957年至今):1954年,英國的Hopkins和Kapany發(fā)明了光導纖維技術。1957年,Hirschowitz及助手在美國胃鏡學會上展示了自行研制的光導纖維內鏡。
電子胃鏡時代(1983年以后):1983年出現(xiàn)電子攝像式內鏡。該鏡前端裝有高敏感度微型攝像機(CCD),日本Olympas廠推出相應型號胃鏡,占據(jù)大部分市場。特點:電子胃鏡圖像清晰,且可通過視頻處理對圖像進行一系列加工,進行貯存和再生,利用研究和教學,因而更具優(yōu)越性。其耐久性也優(yōu)于纖維胃鏡。由于電子內鏡的問世,給百余年來內鏡的診斷和治療開創(chuàng)了歷史新篇章,相信電子內鏡將會在臨床、教學和科研中發(fā)揮出它巨大的作用。
點擊下載完整版:《電子消化內鏡的臨床應用》
在感染、創(chuàng)傷等應激狀態(tài)下,蛋白質代謝的生理平衡受到破壞,分解代謝加速,尿氮...[詳細]
消化道是維持機體營養(yǎng)的最符合生理的途徑,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與蛋白質、礦物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