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病人在病床上掙扎,無助地任由病痛撕扯著自己的身體;或者筋疲力盡地望向窗外沒有終點的遠方時,沒有人會說疾病是浪漫的。
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是看到了疾病的痛苦;醫(yī)生們看到的更多是疾病對身體的傷害以及治愈疾病的方法;但是有些人,在他們或許是有太多閑暇時間的生活里,敏感地察覺到了疾病本身的浪漫。
戀病:特殊審美下疾病的隱喻
戀病,這樣的說法其實并不準確。沒有人會迷戀疾病本身,真正使人著迷的是附加在疾病上的身份象征,個性氣質以及其它意象。尤其是在醫(yī)學還不能解釋疾病的發(fā)病原理時,這樣的迷戀就會更加普遍。
美國符號學家蘇珊?桑塔格,把疾病投射在病人身上的這些“附屬品”巧妙地看成是一種隱喻。在她的書里,有這樣的一段描述:
“對勢利者、暴發(fā)戶和往上爬的人來說,結核病是文雅、精致和敏感的標志”.
在十八世紀的歐洲,因為社會、地理和經濟方面的變革,貴族身份不再與生俱來,需要用特定的方式去證明。而對于這個群體來說,較差的抵抗力使得他們更容易患上結核病。久而久之,結核病,這種致命的疾病,居然成了貴族身份的象征。
消瘦的身體,慘白的面頰,還有優(yōu)雅的輕聲咳嗽,這些結核病的身體反應在那時候就像高帽、馬靴和拐杖一樣成了一個上層人士必不可少的佩飾。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僅是在貴族中,社會的其它階層也對結核病的身份象征表現(xiàn)出普遍的認可。當一個貴族或者藝術家患上結核病的時候,人們會為他們的香消玉損感到惋惜;但是如果是一個普通人患上了結核病,人們則會質疑他為什么會得上這種不符合身份的病。
疾病和群體身份的掛鉤,不僅僅存在于西方的貴族幻想中。在古代的東方,疾病也有著文學和審美上的雙重意義。在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中,這樣的描述隨處可見。
《紅樓夢》中,當林黛玉剛進賈府時夫人們和王熙鳳都問到了她平時在吃什么藥??梢娫诋敃r的夫人**們之間,生病似乎是一種常態(tài),府里常備些補藥也是必須的。林黛玉表現(xiàn)出的咳嗽、咳血的癥狀,是不也和西方的“貴族病”有些相似?
可見,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對于病態(tài)美的追逐,對于疾病的某種程度上的迷戀,一直都不曾中斷。即便是到了現(xiàn)在,我們依然可以從一些文學影視作品和時尚界的偏愛中看出這種審美觀的延續(xù)。
小說和電影里身材消瘦、面色慘白的吸血鬼是否是病態(tài)審美的另一種形式?
時髦的疾病
“當肖邦患結核病之時,正逢健康不再時髦之際。蒼白和消瘦則時興起來……貝吉歐求索公主(Princess Belgiojoso)沿著林蔭道散步……臉色像死人一樣蒼白”.在法國音樂學家卡米爾?圣桑的描述中,藝術家和貴族因為疾病而分享了同一種氣質。
顯然,這樣的氣質對于他們的追隨者來說有著“致命”的誘惑。
肖邦同他所患的疾病一樣,已經成為一種象征
在十八、十九世紀,結核病和藝術家之間幾乎可以劃上等號。對于這種疾病美的病態(tài)追求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法國詩人代奧菲爾?戈蒂埃曾經這樣說:“身為一個抒情詩人,我難以接受任何體重超過四十五公斤的人”.
一個又一個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因為結核病死去,不僅是肖邦,十七世紀最重要的英國作曲家亨利?普賽爾,十八世紀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喬凡尼?巴蒂斯塔?佩戈萊西也因肺結核離開了人世。在文學領域,英國的著名詩人濟慈、拜倫,還有奧地利小說家卡夫卡也是因為身患肺結核最終不治。
上面提到的這些人只是因為肺結核而去世的藝術家中很小的一部分。現(xiàn)實生活里的偶像效應,加上文學作品賦予這種疾病的浪漫氣息(回想一下,在那個年代似乎沒有什么疾病比結核病更適合用來讓主人公優(yōu)雅而悲傷地死去),使得結核病在各個階層都成了備受追捧的疾病。
從拜倫的身上,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文藝界對這種病態(tài)美的追求。拜倫曾經對他的朋友說自己渴望死于結核病,因為那樣的話,“夫人們都會說:‘瞧那個可憐的拜倫,垂死之時也是那么的好看?。?rsquo;”
脆弱、敏感、纖細、多情,拜倫似乎是結核病的完美犧牲品疾病使人完整
如果僅僅是從經驗的層面上講,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結核病似乎更偏愛那些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詩人、音樂家、畫家。這讓人不由地想起了體液論這種古老的學說。
是憂郁、敏感、纖細而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更容易得結核???還是結核病讓人變得更敏感、憂郁和富有創(chuàng)造力?這個問題似乎沒有一個最準確的答案。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結核病確實給它的患者增加了一種另類的人格魅力。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可以說,是這種疾病讓人變得更加“完整”了。
與其它流行性疾病不同的地方在于,結核病的發(fā)病周期比較長。只要沒有經濟上的負擔,患者還可已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療養(yǎng),換一個地方,完全讓自己放松下來投入創(chuàng)作。或者說,是抱著一種必死的心態(tài),在最后的一段時間里盡情地燃燒自己的生命。
以肖邦為例,即使是在物質條件并不很好的療養(yǎng)院,他也在患病期間創(chuàng)作出了《敘事曲》、《前奏曲》等不少優(yōu)秀的樂曲。我們不妨大膽地想象一下:一名年輕的音樂家,他的身材消瘦、面容白皙,卻又因為結核病的原因,臉上掛著一抹淡淡的紅暈;他身患重癥,但是卻仍然渴望愛情,在一個個等待的夜晚,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時間,捕捉腦海中閃過的美妙音符……這是一種何等的浪漫。如果肖邦沒有患上結核病,而是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老死在家中。那么,即便他在延長的生命中創(chuàng)作出多少優(yōu)秀的作品,也不會成為現(xiàn)在世人眼中的那個肖邦。
蘇珊?桑塔格在她的書中寫到,“十九世紀的想象力所揮之不去的那種易患結核病的性格類型,是一種由兩種不同幻想混合而成的混合體:這種類型的人既充滿**,又感到壓抑。”
這些感性的描述,或許不能幫助醫(yī)生治愈疾病,但是卻能讓人更好地了解患者。
醫(yī)師節(jié)本身是好的,希望不要成為形式,更成為醫(yī)生的一種負擔,各地醫(yī)院為了迎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