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天仙子的功效與作用(中藥天仙子圖片)
中藥天仙子為茄科植物莨菪的干燥成熟種子。夏、秋二季果皮變黃色時,采摘果實,曝曬,打下種子,篩去果皮、枝梗,曬干。本文簡要介紹中藥天仙子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天仙子的別名】
莨菪子(《本經(jīng)》),莨蓎子(《本草經(jīng)集注》),牙痛子(《本草原始》),小顛茄子(《嶺南采藥錄》),熏牙子(《陜西中藥志》)。
【中藥天仙子的來源】
中藥天仙子為茄科植物莨菪的種子。莨菪,又名:橫唐(《本經(jīng)》),行唐(《別錄》),葾(《玉篇》),山煙、山大煙、野大煙。
【中藥天仙子的性狀】
天仙子呈類扁腎形或扁卵形,直徑約1mm。表面棕黃色或灰黃色,有細(xì)密的網(wǎng)紋,略尖的一端有點狀種臍。剖面灰白色,油質(zhì),有胚乳,胚彎曲。無臭,味微辛。
【中藥天仙子的采集】
8~9月,果實成熟時割取全株或果枝,曬干后,打下種子,除去雜質(zhì)。
【中藥天仙子藥材】
干燥的種子,略呈腎形或?qū)捖褕A形,兩面扁平,直徑約1毫米,表面棕黃色或灰棕色,有細(xì)密的網(wǎng)紋,臍點處凸出。氣無,味微辛。以粒大、飽滿、無雜質(zhì)者為佳。
過去尚有一種進口天仙子,商品習(xí)稱“南天仙子”,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參見“大青草”條)的種子。外形略呈心臟形而扁平,表面紅褐色或棕紅色,較平坦,無網(wǎng)紋或突起,但邊緣有一圈灰黃色透明物,遇水則成粘液狀。氣微,味淡。曾習(xí)用于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此種進口天仙子,與上述天仙子截然不同,不能同等使用。
【中藥天仙子的性味】
苦辛,溫,有毒。
①《本經(jīng)》:味苦,寒。
②《雷公炮炙論》:大毒。
③《別錄》:甘,有毒。
④《藥性論》:味苦辛。微熱,有大毒。
【中藥天仙子的歸經(jīng)】
《四川中藥志》:入心、胃,肝三經(jīng)。
【中藥天仙子的功效與作用】
定癇,止痛。治癲狂,風(fēng)癇,風(fēng)痹厥痛,神經(jīng)痛,喘咳,胃痛,久痢,久瀉,脫肛,牙痛,癰腫,惡瘡。
①《本經(jīng)》:中藥天仙子主齒痛出蟲,肉痹拘急。
②《別錄》:中藥天仙子療癲狂風(fēng)癇,顛倒拘攣。
③《藥性論》:中藥天仙子生能瀉人,熱炒止冷痢,炒焦研細(xì)末,治下部脫肛。
④《本草拾遺》:中藥天仙子主痃癖,除邪逐風(fēng)。
⑤《日華子本草》:中藥天仙子燒熏蟲牙,洗陰汗。
【中藥天仙子的化學(xué)成分】
中藥天仙子含莨菪堿(hyoscyamine)、阿托品(atropine)、東莨菪堿(scopolamine)、l-東莨菪堿(atroscine)、脂肪油等。
【中藥天仙子的炮制】
《雷公炮炙論》:“修事十兩,以頭醋一鎰,煮盡醋為度,卻用黃牛乳汁浸一宿,至明,看乳汁黑,即是莨菪子,曬干別搗重篩用。
【中藥天仙子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入丸、散,2~4分。外用:煎水洗,研末調(diào)敷或燒煙熏。
【中藥天仙子的副作用與禁忌】
中藥天仙子有大毒,內(nèi)服宜慎。
①《本經(jīng)》:多食令人狂走。
②《雷公炮炙論》:勿誤服,沖人心,大煩悶,眼生星火。(中藥天仙子的功效與作用)
更多相關(guān)閱讀請點擊:中藥天仙子治病驗方10則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nèi)科學(xué)、口腔頜...[詳細(xì)]
管治療術(shù)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shù)理論、操作規(guī)范、材料器械、...[詳細(xì)]
意見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quán)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