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白色病變及外陰瘙癢
外陰白色病變是指一組確切病因尚未明了的女性外陰皮膚、黏膜營養(yǎng)障礙性疾病,表現為局部皮膚黏膜變白、變粗或萎縮,伴不同程度的組織變性。包括硬化性苔蘚和鱗狀上皮增生,兩者可同時存在,稱為硬化性苔蘚伴鱗狀上皮增生。外陰白色病變的癌變發(fā)生率約為2%~3%,鱗狀上皮增生、硬化性苔蘚伴鱗狀一上皮增生可繼發(fā)外陰上皮內瘤變(VIN)o硬化性苔蘚很少繼發(fā)VIN,惡變者罕見。外陰瘙癢是婦科常見癥狀之一,可由局部或全身因素引起。
第一節(jié) 外陰鱗狀上皮增生
【概述】
外陰鱗狀上皮增生(squamous hyperplasia)是以外陰瘙癢為主要癥狀但病因不明的疾病。迄今為止,尚無確切證據表明慢性損傷、過敏、局部營養(yǎng)失 調或代謝紊亂是導致此病的直接原因。
【臨床表現】
1.多發(fā)生于30~60歲的婦女,最主要的癥狀是外陰奇癢。
2.病變范圍不一,常呈對稱性,主要累及大**、**間溝、**包皮、**后聯(lián)合等處。病變部位皮膚增厚似皮革,隆起有皺襞或鱗屑、濕疹樣變。表皮層過度角化較輕時,皮膚顏色暗紅或粉紅;過度角化顯著時,可出現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塊。一般無萎縮或粘連。
【診斷要點】
1.外陰瘙癢 為此病的主要癥狀,患耆多難以忍受。
2.外陰色素減退 起病時病變部位稍隆起,呈暗紅色或粉紅色,間有白**。進一步可發(fā)展為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塊。
3.婦科檢查 見外陰色素減退,常對稱性累及大、小**、**包皮、**后聯(lián)合及**周圍。鱗狀上皮增生病損區(qū)皮膚增厚似皮革、濕疹樣改變;硬化性苔蘚皮膚、黏膜變白、變薄,失去彈性,易破裂,**口狹窄,肛周皮膚變白。
4.病理檢查 為主要的確診依據。為明確有無VIN或癌變,活檢應
4 婦科篇
選擇在皸裂、潰瘍、隆起、結節(jié)及粗糙部位進行。并應選擇不同部位多點活檢。也可先用1%甲苯胺藍涂抹病變皮膚,待自干后用l%醋酸擦洗脫色,于不脫**活檢。
5.**分泌物檢查 外陰皮膚增厚、發(fā)紅或發(fā)白,伴有瘙癢且**分泌物增多者,應行**分泌物檢查以排除念珠菌、滴蟲感染。
6.尿糖、血糖檢查 外陰皮膚對稱發(fā)紅、增厚,伴有嚴重瘙癢但無分泌物者,應考慮為糖尿病所致的外陰炎,檢查尿糖、血糖可以明確診斷。
【治療方案及原則】
1.一般處置選用寬松透氣的內衣,以棉織物為佳。飲食宜清淡,忌煙酒及辛辣**食品。保持外陰清潔,局部忌用肥皂及搔抓,止癢可用冷水或冰水坐浴,每日3次,或按需施治。
2.全身用藥 精神緊張、瘙癢癥狀明顯以致失眠者,可用鎮(zhèn)靜安眠和脫敏藥。
3.局部用藥用于控制局部瘙癢。
(1)皮質激素霜或軟膏類局部外用,如1%氫化可的松軟膏,每日3次。
(2)0.05%維生素A軟膏外用,每日3次。
(3)局部封閉:對于瘙癢極重者,可用醋酸氫化可的松5mg加1.O%利多卡因5~lOml,局部封閉,每周2次。酌情用3~5次。或以曲安奈德混懸液局部皮下注射。
(4) SOD復合酶外用。
(5)清熱、解毒、燥濕類中藥煎劑外陰浸冼,以蛇床子、防風、苦參、百部、野菊花、蒲公英為主,隨證加減,煎后熏洗,每日1次。
4.激光治療可止癢,并改善局部血運。
5.手術治療 外陰白色病變不是手術治療(外陰切除或外陰局部切除)的適應癥。出現已下情況應行手術治療:
(1)癥狀明顯,經藥物治療無效,特別是出現局部潰瘍、結節(jié)者;
(2)病理檢查診斷為VINⅡ級及VINⅢ級者,手術范圍應包括所有白色病變區(qū)。手術前病理檢查取材應足夠,排除外陰癌。術后密切隨訪。
6.預后及隨訪
(1)預后:鱗狀上皮增生、硬化性苔蘚伴鱗狀上皮增生,5%~10%出現VINo
(2)隨訪:
1)注意外陰衛(wèi)生,避免任何外**的慢性**。
2) VIN治療后必須定期隨訪,如有復發(fā),則進一步處理。
治療時主要考慮的因素:(1)復發(fā)性卵巢惡性腫瘤的定性、定位、定型及確定個體...[詳細]
正常婦女的月經周期為24-35 d,經期持續(xù)2-7 d,平均失血量為2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