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名稱 | 皮試溶液的配制 | 皮試方法及結果觀察 | 注意事項 |
青霉素G鈉(鉀) | 1.用1ml注射器取每ml含20萬u的青霉素溶液0.1ml,加注射用水或生理鹽水至1ml(含青霉素2萬u)搖勻; 2.取上液0.1ml,按上法稀釋至1ml(含青霉素2000u); 3.取每ml含青霉素2000u的溶液0.1ml,再按上法稀釋至1ml(含青霉素200u),搖勻即成 | 皮內試驗: (1)用75%酒精消毒前臂屈側關節(jié)上2寸處皮膚 (2)抽取皮試液約0.1ml作皮內注射(小兒注0.02~0.03ml) (3)20分鐘后,如局部出現中心暈團、周圍紅斑,直徑大于1cm,或局部紅暈或伴有小水泡者為陽性;對于可疑陽性反應者,應在另一前臂用生理鹽水做對照試驗 [附]過去曾用劃痕試驗,方法是用1萬單位/ml青霉素生理鹽水溶液1滴進行試驗,并以生理鹽水為對照,30分鐘后觀察結果,若為陽性,則不宜作皮內試驗 | 1.極少數患者,可在 皮膚試驗時發(fā)生過敏性休克,常于注射后數秒至5分鐘內開始,先皮膚瘙癢、四肢麻木,繼則氣急、胸悶、發(fā)紺、心跳加快、脈細、血壓下降、大量出汗等,如不及 時搶救,可導致病人死亡。故應做好搶救準備,如常備鹽酸腎上腺素、氫化可的松、中樞興奮藥和抗過敏藥。 2.實驗用藥含量要準,配置后在冰箱中保存不應超過24小時,注射器應用1ml的刻度者。 3.要換同類藥物或不同批號,或停藥3天以上,最好重新作皮內實驗。 |
鏈霉素 | 1.取鏈霉素1g(100萬單位)加生理鹽水3.5ml,溶解后即成4ml(25萬單位/ml); 2.取上液0.1ml,加生理鹽水0.9ml成2.5萬單位/ml; 3.?。?)液0.1ml,加生理鹽水0.9ml成2500單位/ml; 4.取(3)液0.2ml加生理鹽水0.8ml成500單位/ml | 取皮試液0.1ml(50單位)做皮內試驗,觀察20分鐘。其判斷標準同青霉素 | 1.皮試陰性的病人,注射時也可發(fā)生過敏反應,故應做好搶救準備 2.皮試方法,目前全國尚不統(tǒng)一,已規(guī)定要做皮試的地區(qū),應堅持下去 |
結核菌素(嬰兒、兒童及成人均可用) | 取純結核菌素0.5ml,加生理鹽水4.5ml為第一號溶液,其稀釋度為1:10,依法配制第二、三、四號溶液,其稀釋度分別為1:100;1:1000;1:10000 | 選擇前 屈側中部,皮內注射0.1ml結核菌素液,使之成一皮丘,通常從1:1000開始,如無反應可用較大濃度,但最后判斷小兒有無結核感染,需要1:100做 實驗,如患兒有皰性結膜炎,皮膚結節(jié)性紅斑或胸腔積液,應從1:10000開始,注射后48-72小時,觀察硬結直徑大小來計算反應強度,并以(+)號表 示之。 陰性:不發(fā)紅和硬結直徑不超過0.5cm,或僅發(fā)紅而無硬結。 可疑:(±)發(fā)紅和硬結直徑為0.5以下。 陽性:(+)發(fā)紅和硬結直徑為0.5-0.9cm 陽性:(++)發(fā)紅和硬結直徑為1.0-1.9cm 陽性:(+++)發(fā)紅和硬結直徑為2cm或更大 陽性:(++++)除發(fā)紅和硬結外,可見水泡或壞死,發(fā)紅和硬結直徑大小不計。 | 1.陰性反應的診斷價值 (1)3歲以下乳幼兒呈陽性反應時,多表示體內有新發(fā)的結核病灶 (2)兒童無臨床癥狀,而試驗又呈陽性反應時,表示有過結核感染,但不能表示有活動性病灶 (3)兒童呈強陽性反應時,表示可能有潛伏的活動病灶,由陰性轉為陽性時表示有新的感染。 (4) 原發(fā)感染和續(xù)發(fā)結核,可有不同程度的結核菌素試驗反應,前者多呈強陽性。 (5)接種減毒結核菌苗(卡介苗)后,在一定時期內,結核菌素試驗多呈陽性,但很少陽性,如繼續(xù)觀察,陽性反應漸趨消失。 2.陰性反應的臨床價值 (1)表示未受過結核桿菌感染,若由陽性轉陰性時,表示體內菌灶,已愈合,結合桿菌可能已死亡 (2)已受到結核桿菌感染,但尚未產生變態(tài)反應 (3)患嚴重結核病 (4)患傳染?。ㄈ缏檎睢偃湛?、傷寒等)后 (5)各種長期慢性疾病和營養(yǎng)不良等 3.結核菌素溶液應在臨用前配制,并注意保存。已稀釋的溶液可保存6周,如發(fā)生沉淀或黃色時則不能用 |
破傷風抗毒素血清 | 取0.1ml血清加0.9ml生理鹽水即成 | 取皮試液0.1ml在前臂作皮內試驗,觀察15分鐘后,若有1cm以上的紅腫則為陽性。同時應以生理鹽水在另一前臂做對照試驗 | 若皮試為陽性,也可用下述脫敏療法進行注射 第一針,1:20稀釋血清0.05ml;第二針,1:10稀釋血清0.05ml;第三針,未稀釋血清0.1ml;第四針,未稀釋血清0.5ml;第五針,余量一次肌內注射。每針注射間隔20分鐘,在注射前要做好過敏休克的搶救準備。 |
鹽酸普魯卡因 | 將鹽酸普魯卡因配成0.25%溶液 | 取皮試液0.1ml作皮內注射,15~20分鐘后觀察結果,其判斷標準同青霉素 | |
細胞色素C | 原液 | 1.劃痕法:用本品1滴,滴于前臂內側皮膚上劃痕,使之少量出血,觀察20分鐘,如發(fā)紅10mm以上或腫脹在7mm以上為陽性。 2.皮內法:將本品稀釋成0.03mg/ml,皮內注射0.03~0.05ml,20分鐘后,發(fā)紅直徑在15mm以上,或腫脹在10mm以上為陽性。 3.點眼法:將濃度為5mg/ml本品1滴,滴于眼結膜上,20分鐘后,結膜充血、水腫、癢者為陽性 | 據報道國外偶可引起過敏反應,國內臨床應用雖尚未發(fā)現過敏反應,但應提高警惕,尤其是停用后再次用藥時更須注意 |
有機碘造影劑(碘吡啦啥、醋碘苯酸鈉、泛影鈉、泛影葡胺、膽影鈉、碘化油等) | 30%有機碘溶液 | 1.靜脈注射法:用30%有機碘溶液1ml注入靜脈,密切觀察10分鐘,觀察有無心慌,頰膜水腫、惡心、嘔吐、蕁麻疹、血壓下降及其它不適等反應,如有上述現象,不可注射。 2.口含試驗法:以1~5ml造影劑含于口中,5分鐘后觀察有無上述反應 3.皮內注射法:以0.05~0.1ml造影劑注入皮內,10~15分鐘后,觀察如有1cm大小的反應紅斑,即為強陽性 4.結膜試驗法:以1~2滴造影劑滴入一側眼結膜囊內,1分鐘后,觀察結膜與鞏膜充血情況(與對側對比),如有顯著充血,血管擴張、曲張即為強陽性 | 過敏試驗陰性者,在碘造影過程中仍可出現過敏反應,需注意 |
門冬酰胺酶 | 如向藥物1000單位的安瓿內加0.9%氯化鈉注射液1ml,溶解,再取該溶液0.1ml加于0.9%氯化鈉注射液0.9ml即成100單位/ml | 取皮試液0.1ml(10單位)做皮內注射。結果判斷同青霉素皮試。陽性反應者不可應用本藥 | 1.不同藥廠、不同批號的產品其純度和過敏反應均有差異。 2.有過敏史者應十分小心或不用 |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科學、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理論、操作規(guī)范、材料器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