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腫瘤科醫(yī)學進展 > 腫瘤鎮(zhèn)痛藥的應用
癌癥疼痛是癌癥病人最常見且難以控制的癥狀,全世界全天大約有400萬癌癥病人遭受疼痛折磨,我國衛(wèi)計委在1991年已制定了“癌癥病人三級止痛階梯治療”原則,提出到2000年實現“癌癥病人不痛”的目標,現在看來這一目標還未達到。我國很多癌癥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晚期,所以癌疼問題尤為突出,單純藥物治療就可使90%的癌痛得以緩解。現就鎮(zhèn)痛藥在腫瘤臨床的應用作一淺析。
1 腫瘤鎮(zhèn)痛常用藥物
腫瘤臨床常用的鎮(zhèn)痛藥為阿司匹林、可待因、嗎啡、哌替啶和芬太尼。根據“三階梯原則”推薦的用于輕、中度疼痛的代表藥物為阿司匹林,但用量要足,每次至少0.6g,4h1次。該藥可緩解周圍性疼痛,尤其對骨轉移所致的疼痛效果較好,另外,阿司匹林還有抗炎及退熱作用。
可待因是鴉片類藥物,適用于中度疼痛,口服30mg的止痛效果相當于650mg阿司匹林。兩藥合用可增加鎮(zhèn)痛效果,延緩病人的成癮性。
嗎啡、哌替啶、芬太尼均為強鴉片類藥物,主要用于中、重度疼痛,可選擇性藥物為丁丙諾啡、美散痛、安儂痛等,它們的作用原理相似,均與嗎啡受體結合,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從而達到鎮(zhèn)痛效果。
嗎啡在腫瘤臨床主要用其緩釋片或控釋片的形式,制成鹽酸鹽或硫酸鹽,這兩種鹽的片劑作用效果相似,都為衛(wèi)計委所推薦。嗎啡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除鎮(zhèn)痛外,還表現為鎮(zhèn)靜、抑制呼吸、鎮(zhèn)咳、催吐、縮瞳,對消化系統(tǒng)有止瀉作用,對心血管系統(tǒng)可使微血管擴張,外周小動脈擴張,可致體位性低血壓。嗎啡由于作用于脊髓后角膠質區(qū)以及丘腦腹后外側核的嗎啡受體,故對銳痛有鎮(zhèn)痛效果;另外,更對中樞導水管灰質、下丘腦以及丘腦等的嗎啡受體有作用,故對鈍痛及內臟痛等效果也明顯;并能作用于邊緣系統(tǒng)的嗎啡受體及網狀結構的嗎啡受體,故能減輕因疼痛而引起的焦慮、緊張等情緒反應,達到鎮(zhèn)靜并導致欣快感而入睡。
哌替啶其鎮(zhèn)痛強度約為嗎啡的1/10,也有溫和的鎮(zhèn)靜作用,可消除緊張和煩躁不安情緒,作用時間較嗎啡短。
芬太尼除注射劑外還制成透皮貼劑,可持續(xù)72h釋放,芬太尼釋放速率保持恒定,貼于軀干或臂非刺激及非輻射的平整表面,起到止痛和鎮(zhèn)靜作用。
2 腫瘤鎮(zhèn)痛藥應用注意事項
目前腫瘤臨床在應用鎮(zhèn)痛藥方面還存在以下問題,需引起重視:
(1)癌癥三階梯止痛方案未能得到很好落實,這主要是宣傳力度不夠,醫(yī)藥人員對此缺乏了解。應首先使用非嗎啡類藥物,若效果欠佳,可加弱嗎啡類藥物,若二者合用仍不能止痛,則應使用強嗎啡類藥物。
(2)對藥物作用認識不足。只認識到鎮(zhèn)痛作用,而對其他方面的作用認識不足,如戒斷癥狀等。
(3)可選擇性藥品品種不全。根據三階梯原則推薦的藥物,臨床供應不足縮小了藥物選擇的范圍。
(4)給藥途徑不合理。應選擇口服給藥途徑,盡可能避免創(chuàng)傷性給藥途徑,這樣便于病人長期用藥。
(5)用藥方法不正確。止痛藥應當有規(guī)律地按時給藥,這樣才能更有效地發(fā)揮止痛效果。從臨床來看這一方法未能合理應用,大多是“按需”給藥,即在疼痛時給藥。
(6)用量不準確。止痛藥劑量應根據病人的需要由小到大,直到病人疼痛消失為止,而不應對藥量限制過嚴,導致用藥不足。用藥劑量須個體化,制定出每個病人的最適劑量,特別是嗎啡類藥物,個體差異大,劑量應根據病人的個體情況而決定,并應在給藥后定期進行劑量評估。
(7)藥物控制過嚴。鎮(zhèn)痛藥適當控制、防止濫用是必要的,但控制過嚴使真正的癌癥病人由于用量不足,不能控制疼痛。目前我國鎮(zhèn)痛藥在腫瘤病人中的用量遠遠低于發(fā)達國家,這一問題已引起醫(yī)藥工作者的重視。
癌癥疼痛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實行衛(wèi)計委“癌癥病人三級止痛階梯治療”方案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個方面,另外還應采用縮合治療方法,如病因治療、精神治療、中藥鎮(zhèn)痛等,控制癌痛、減輕癌癥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fā)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