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建議和潛在策略】
雖然美國醫(yī)院評審聯(lián)合委員會要求醫(yī)療機構按照規(guī)范的標準進行藥物管理和使用(見后),然而是否按照規(guī)范和標準實施取決于執(zhí)行注射的醫(yī)護人員所采取的防范措施。醫(yī)護人員應遵守安全注射和感染控制的實踐標準,包括正確的無菌技術、手衛(wèi)生、一次性使用針頭和注射器的正確使用以及遵守在本期警訊中提到的使用單次劑量/一次性使用注射劑和多劑量注射劑的具體建議。應在藥物、溶劑和相關物資的運輸、儲存、準備和管理時采用安全感染管制措施。CDC注射安全資源見:
以下建議和潛在策略有助于防止注射劑的使用不當,從而防止感染的蔓延。
有效流程和規(guī)則
1. 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并實施本機構內的標準化制度以防止注射劑的使用不當。該制度應適用于所有對患者進行注射的人員,且應注意以下內容:
單劑量/一次性使用注射劑
單個注射過程中為單個患者使用單個單劑量/一次性使用注射劑。單次使用后丟棄剩余藥液,不得返回臨床單位、藥物車或麻醉車等處保存。CDC和安全注射實踐聯(lián)盟進行的“一次性物品只使用一次(one and only campaign)”活動中強調一個針頭、一個注射器只使用一次。單劑量/一次性使用注射劑中的藥物不含抗菌性防腐劑,因而使用不當時存在巨大的污染風險且會成為感染源。
如果在單個注射過程中需要為單一患者多次從單劑量/一次性注射劑的藥瓶中抽取以達到安全和正確的滴定劑量,那么每次抽取時應使用新的針頭和新的注射器。注意:USP 797聲明在質量低于ISO級別5的空氣中打開的單劑量/一次性使用注射劑應于一個小時內使用完,應丟棄任何未使用部分。在質量為ISO級別5的空氣中打開的單計量/一次性使用注射劑使用時間可達六小時。
不得將多個單劑量/一次性使用注射劑的藥瓶中剩余的藥液混合使用。無論多大尺寸的藥瓶,單劑量/一次性使用注射劑使用后均不得儲存作后續(xù)使用。
未開啟的單劑量/一次性使用注射劑可進行重新包裝后放入單劑量/一次性使用容器內(如注射器),并應合理標示有效日期和使用期限(與生產商指定的有效日期不同)。重新包裝應符合《美國藥典》一般章程797,制藥合成-無菌制劑中的標準的規(guī)定,即于ISO級別5的空氣中由有資質的人員操作。同時,應遵循生產商關于藥物在其非原始包裝中的安全儲存的建議
多劑量注射劑
只有生產商清晰標示可多劑量使用的注射劑才能多次使用。
多劑量注射劑的使用僅限于單個患者,任何時候都應盡量減少污染的風險。
當多次使用多劑量注射劑時,每次插入應使用新的針頭和新的注射器。因為可能污染藥瓶內的藥物,所以每次使用過程中不得將針頭或其他物體留在藥瓶瓶塞中。
針頭刺入藥瓶前應使用無菌70%的異丙醇、乙酸乙酯/乙醇、碘伏或其他批準的消毒劑對藥瓶橡膠塞子進行涂抹(摩擦)消毒。待消毒液干后方可插入針頭或其他設備。
一旦多劑量注射劑開瓶后,應標注使用期限。含抗菌性防腐劑的多劑量注射劑的使用期限為開瓶后或開封后(如:插入針頭)的28天,生產商另行規(guī)定的除外。
多劑量注射劑應存放于緊急病人治療區(qū)域外,并遵循生產商儲存建議。
所有注射劑(單劑量/一次性使用和多劑量)
丟棄被污染或存在污染隱患的注射劑,包括那些放置在使用過的操作盤里的注射劑或緊急治療過程中使用過的注射劑,即使藥瓶從未開封或使用。
在采購注射劑和治療選擇時,盡量選擇劑量最小的規(guī)格以減少浪費。
督促生產商生產劑量合適的注射劑以減少浪費。
2. 對臨床單位實施定期質量檢查以清理開啟過的注射劑。
培訓和教育
3. 每年為所有實施注射的人員,包括新員工或臨時員工,提供安全注射和防止不正當使用注射劑的相關教育。教育內容應包括怎樣識別和上報所發(fā)現(xiàn)的有關安全注射和感染控制措施的違規(guī)行為,諸如因過失或主觀的認為危害不大而給多名患者使用單劑量/一次性使用注射劑。員工教育旨在縮小對安全注射和感染管制措施方面的認知差距,并減少員工對行為選擇的包容度,這些行為可能使患者或其他人員受到危害,如為多名患者使用同一單劑量注射劑。
4. 出院前,向病人極有可能會在家庭保健中使用到醫(yī)用注射用品的護工提供安全注射方面的教育。采取“teach-back”的教育方法確保他們理解教育內容。(注: Teach-back教回,是指醫(yī)務人員對患者闡述醫(yī)療信息后,請患者用自己的語言重新復述其中的關鍵內容。)
安全文化
5. 強調所有員工有責任和義務上報危險、錯誤(包括未遂事故)和不良事件。創(chuàng)建將報告不安全注射、感染控制措施及未遂事故制度視為促進醫(yī)療安全的必要舉措的安全文化。
6. 向有關當?shù)睾蛧夜残l(wèi)計委門上報群體性感染或其他不良事件。不良事件通常為自愿上報,而疫情上報則為國家公共衛(wèi)計委門要求。未能及時向公共衛(wèi)計委門上報疾病疫情可能延緩對疾病疫情的認識及耽誤感染控制措施的執(zhí)行。注射劑使用不當有關的不良事件可上報至:
按照美國醫(yī)院評審聯(lián)合委員會警訊事件規(guī)則上報(The JointCommission, in accordance with its Sentinel Event policy );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不良事件上報系統(tǒng)(FDA AdverseEvent Reporting System,F(xiàn)AERS);
有關州立機構(某些州為強制性報告),見各州報告要求;
如涉及多個病人,報告國家衛(wèi)計委;
指定的患者安全組織(PSO),如美國急救研究所(ECRI)或安全用藥委員會(ISMP)國家用藥錯誤報告系統(tǒng)。
7. 一旦識別了不安全的注射和感染控制措施,應評估對患者的潛在傷害,如果需要的話,應通知患者進行血源性病原體檢查。通知患者的行為應與當?shù)丶爸萘⒐残l(wèi)計委門協(xié)商。
【相關聯(lián)合委員會要求】
參考標準FAQ MM.03.01.01,Element of Performance (EP) 7,一旦員工開啟或注射多劑量注射劑,要求機構將更改的有效日期重新標示于多劑量藥瓶上(即,使用期限)。因此,聯(lián)合委員會設定多劑量注射劑的使用期限為開瓶之日后的28天,生產商另行規(guī)定的除外(更短或更長)。任何情況下,開瓶后的使用期限不得長于印刷于藥瓶上的原始有效日期。如果生產商的有效日期早于開瓶后的使用期限,必須以生產商的有效日期為準。注意:單劑量/一次性注射劑的存儲時間遵循USP797的規(guī)定(主要取決于它們開瓶時所處的環(huán)境)或根據(jù)生廠商的規(guī)定,以時間更短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