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5年里,神經(jīng)科學家構建起了與慢性疼痛癥狀有關的詳細生物回路。但對于該機理的研究卻忽略了某些重要的實驗對象:雌性。
最近的一個研究強調了在生物醫(yī)學研究中忽略性別差異的風險。研究者稱,雌性小鼠沒有像雄性同類一樣建立某種疼痛類型。作者稱這一顯著的性別差異說明,僅用雄性動物做實驗的話,可能無法獲得完整的生物學信息。如果人類兩性間也存在相似的差異,這將對疼痛治療的發(fā)展產(chǎn)生巨大影響。
美國**衛(wèi)生研究院女性健康辦公室副主任Janine A.Clayton稱:“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性別對生物學機制的影響無處不在,下至細胞,上至生物個體,這項研究僅僅是其中之一。這表明同時研究兩性是非常重要的。”
Clayton的辦公室以及NIH的其他人員正制訂新的政策,鼓勵科學家在生物醫(yī)學研究中考慮性別差異。上個月,NIH宣布計劃增加撥款申請指南內容,讓科學家將性別作為申請項目中的一個變量。這也意味著僅關注一種性別的研究計劃將需要“強有力的理由”。
在小鼠疼痛實驗中,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McGillUniversity)的JeffreyS. Mogil和多倫多大學的MichaelW. Salter及合作者著眼于小膠質細胞,它存在于脊髓中,相關通路也研究的比較清楚。炎癥或神經(jīng)損傷促使小膠質細胞向周圍的感覺神經(jīng)元傳遞信號,使這些細胞從抑制疼痛轉為放大疼痛。
構建起這一機制的大部分研究使用的都是雄性小鼠。研究者常常擔心雌性小鼠在**期的激素變化會增加額外的變量,使動物實驗更為復雜。為了消除這些變量,科學家要調整動物的生理周期,這一過程費時費力。因而大部分團隊都避免在實驗中使用雌性動物被試。
然而,Mogil、Salter和其他團隊成員在之前的一項研究中發(fā)現(xiàn)小膠質細胞上的某一受體會觸發(fā)雄性小鼠的痛覺敏化,但雌性小鼠不會如此。所以他們想知道兩性差異是否不僅僅只是一個蛋白而已。
為了找到答案,研究者用基因工程方法和小分子,抑制患有神經(jīng)損傷的雄性和雌性小鼠體內小膠質細胞-神經(jīng)元通路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結果顯示,雄鼠痛覺敏化減輕,雌鼠則未受影響。這意味著雌鼠并沒有這個回路。當研究者減少雌性小鼠脊髓中的小膠質細胞時,它們依然會有痛覺敏化。
通過進一步實驗,該團隊初步認定讓雌性小鼠對疼痛更加敏感的是免疫細胞T細胞(Nat.Neurosci. 2015,DOI:10.1038/nn.4053)。Mogil稱:“兩性間的差異不僅僅是一個基因或一種神經(jīng)遞質,而是完全不同的細胞在運行截然不同的機制。”
Salter也為有時兩性用不同的細胞運行相同機制感到驚訝。“每次我在會議上談到這個問題,聽眾都會表示不信,”他說。“我會告訴他們,‘剛開始我也不信。’”
Mogil和Salter認為人類也可能有相似的性別差異。如果真是這樣,藥物研發(fā)者在研究新的止痛藥時就需要將性別考慮在內。
并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哈佛醫(yī)學院(HarvardMedical School)神經(jīng)生物學家Alban Latremoliere對此表示贊同:“這項工作提醒我們要在臨床前研究中關注性別差異——其實早該如此了。
最新!醫(y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xù)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專業(yè)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