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血管內(nèi)科醫(yī)學進展 > 肺炎性因子水平或可預測心血管風險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John Hill博士及其同事報告,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可預測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風險。在吸煙的慢性阻塞性肺?。–OPD)患者中,SP-D水平對心血管預后也有顯著的預測價值。該研究發(fā)表在《歐洲心臟雜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6月8日在線版上。
SP-D是由慢性肺炎患者的肺泡分泌的一種蛋白質(zhì)。為了確定循環(huán)中SP-D水平是否能預測心血管風險,研究者首先招募了806例穩(wěn)定性心絞痛、有心?;虬昴げ〔∈罚已茉煊帮@示冠心病的患者,測定基線血漿SP-D水平。結果顯示,近1/3的患者在平均13年的隨訪期間死亡,死亡患者的基線SP-D水平顯著高于存活患者(P<0.0001)?;€SP-D水平處于最高五分位的患者,死亡風險比最低5分位者增加3.39倍。上述關聯(lián)***于傳統(tǒng)心血管危險因素。
研究者另外還從肺健康研究中納入了4千多例有吸煙史或目前吸煙的輕至中度COPD患者,均無心血管病史。中位隨訪14年結果顯示,死亡或因心血管病住院的患者,其血清SP-D水平顯著高于未達到復合終點者(99.8 vs. 90.6 ng/ml,P=0.0001)。
Hill博士認為,本項研究雖未證實循環(huán)中的SP-D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加劇,但實驗和臨床證據(jù)提示,SP-D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并且可從受損的肺組織漏到循環(huán)中。既往動物實驗提示,動脈粥樣硬化病程中的高血脂伴隨SP-D水平上升,而同樣攝入致動脈粥樣飲食但循環(huán)中無SP-D的實驗動物未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
現(xiàn)有證據(jù)提示,肺部炎癥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有關,SP-D可能是優(yōu)于傳統(tǒng)危險因素的心血管風險預測因子。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fā)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fā)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