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于第65屆美國神經病學學會(AAN2013)年會公布的一項報告表明,用于治療高血壓的β受體阻滯劑與阿爾茨海默型腦部病變減少具有相關性。
此項研究對大樣本日裔美國人進行了每3年一次的隨訪評估;受試者基線年齡為71至93歲,并在死亡后接受尸檢。共有774例伴和未伴癡呆臨床征象的患者接受腦部尸檢,其中610例伴有高血壓或接受降壓藥物治療。高血壓單藥治療藥物包括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利尿劑、鈣拮抗劑和血管擴張劑。43例患者受試者聯(lián)合應用β受體阻滯劑和其他降壓藥,46例患者聯(lián)合應用其他降壓藥。各組受試者平均死亡年齡為86-87歲。各組受試者的教育程度均相似,糖尿病發(fā)病率為17~30%。LPA4基因與藥物治療無相關性。利用Logistic和線性回歸分析控制潛在偏倚。
結果顯示,與未應用藥物治療或應用其他藥物的患者相比,應用β受體阻滯劑的高血壓患者阿爾茨海默型病變(神經原纖維纏結合淀粉樣斑塊)出現(xiàn)減少。在應用β受體阻滯劑的患者中,腦小動脈梗塞亦出現(xiàn)顯著減少。無高血壓的患者阿爾茨海默型病變程度最輕。應用β受體阻滯劑的患者病變程度亦較輕,并且與無高血壓組患者相似。聯(lián)合應用β受體阻滯劑和其他降壓藥的患者腦部異常出現(xiàn)中間性或邊際性減少。β受體阻滯劑降低脈率可能為其減少小血管梗塞的機制,但其減少阿爾茨海默型病變的機制仍有待明確。
隨著時代的進步,高齡孕婦隊伍逐漸龐大。順應時代需求, 生育治療技術也在不斷...[詳細]
床旁檢測是包括急救醫(yī)學和重癥醫(yī)學在內的急診醫(yī)學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快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