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惠》卷十二: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桂心3分,赤芍藥1兩,當歸3分(銼,微炒),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干姜3分(炮裂,銼),木香3分,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冷氣結(jié)在心腹,痞滿妨悶。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圣惠》卷十二: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芎藭3分,羌活1分,羚羊角屑1分,桂心1分,麻黃1兩(不去根節(jié)),知母2分,石膏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體虛汗出,心煩,頭痛惡風。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圣惠》卷五: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人參3分(去蘆頭),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桂心3分,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厚樸2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訶黎勒1兩(煨,用皮),白豆蔻1兩(去皮)。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脾胃氣虛弱,嘔吐不能食,四肢少力,心腹妨悶。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圣惠》卷十二: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人參1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霍亂,胃氣不和,心煩吐利,不下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圣惠》卷六: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紫菀半兩(洗去苗土),干姜半兩(炮裂,銼),人參3分(去蘆頭),熟干地黃3分,桂心1兩,五味子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明膠3分(搗碎,炒令黃燥),白茯苓3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肺氣不足,胸中短氣,咳嗽惡寒。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水1中盞,加大棗3個,糯米50粒,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圣惠》卷十一: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訶黎勒1兩(用皮),高良姜半兩(銼),丁香半兩,肉桂半兩(去皺皮),甘草1分(炙微赤,銼),桔梗半兩(去蘆頭),人參半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后,胃虛逆嘔噦,不納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圣惠》卷十一: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干姜半兩(炮裂,銼),桂心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木香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傷寒食毒,壯熱頭痛,腹脹憎寒,四肢酸痛,口苦。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2個,煎至5分,去姜、棗,溫服,不拘時候。
《圣惠》卷十一: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前胡1兩(去蘆頭),桂心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五味子半兩,干姜半兩(炮裂,細碎),訶黎勒皮1兩,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陰毒傷寒,心胸滿悶,喘促,四肢厥逆。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如人行10里再服。
《圣惠》卷十:白術(shù)散
別名: 八物白術(shù)散、八物白術(shù)湯
處方: 白術(shù)半兩,白茯苓半兩,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五味子半兩,桂心3分,高良姜1分(銼),羌活半兩,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陰痙,三日不愈,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不出,恐陽氣內(nèi)傷。
用法用量: 八物白術(shù)散(《活人書》卷十七)、八物白術(shù)湯(《永類鈐方》卷八)。
《圣惠》卷十三:白術(shù)散
處方: 白術(shù)1兩,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人參1兩(去蘆頭),白茯苓1兩,陳橘皮2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半兩,旋覆花半兩,五味子半兩,大腹皮半兩,前胡1兩(去蘆頭),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后,脾胃氣虛,食不消化,頭目昏重,心神虛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