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音樂可改善術后結果
2015-08-17 17:21
閱讀:996
來源:醫(yī)學論壇網
責任編輯:李思民
[導讀] 根據一項系統回顧以及72項試驗數據的薈萃分析,聽音樂的手術患者與不聽音樂的相比,術后焦慮少、滿意度高。他們需要較少的止疼藥物,經歷更少的痛苦。來自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Jenny Hole醫(yī)學學士于2015年8月12日在Lancet上在線發(fā)表此論文。
根據一項系統回顧以及72項試驗數據的薈萃分析,聽音樂的手術患者與不聽音樂的相比,術后焦慮少、滿意度高。他們需要較少的止疼藥物,經歷更少的痛苦。來自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Jenny Hole醫(yī)學學士于2015年8月12日在Lancet上在線發(fā)表此論文。
這項分析包括隨機對照試驗,比較始于術前、術中、術后任何類型音樂與其他非藥物干預的標準治療對于接受任何形式的手術、排除中樞神經系統或頭頸部手術的成年患者的療效。分析結果是術后疼痛、鎮(zhèn)痛需求、焦慮、感染率、傷口愈合、住院費用、住院時間、患者滿意度。
干預組焦慮、疼痛、鎮(zhèn)痛需求、滿意度結果的標準差相對于對照組分別為:?0.68、 ?0.77、?0.37、1.09。住院時間無顯著差異,沒有研究音樂對感染、傷口愈合率、成本的影響。
根據分析表明,術前音樂播放能最大限度的減少疼痛、鎮(zhèn)痛和焦慮,其次是術中和術后音樂。
作者報告說:“音樂能減輕疼痛,即使在全身麻醉下。但當患者有意識時,干預對于疼痛的影響更大。”
允許選擇音樂的患者,無論是從他們的個人播放列表選擇或是提供給他們,疼痛和鎮(zhèn)痛沒有顯著減少。“當能選擇音樂的患者比較不能選擇音樂的患者時,我們記錄到了一種輕微但不顯著增加焦慮,”作者指出。
“認知活動,如聽音樂可以影響感知強度和痛楚,使患者的痛覺減少,”作者寫道,這解釋了音樂對手術結果影響的可能機制。“另一個潛在的機制可能是減少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動,如減少脈搏、呼吸速率、降低血壓。”
根據研究發(fā)現,作者認為“充分的研究已經表明,音樂對于所有接受手術的患者是可行的。”患者應該能選擇他們聽的音樂類型,但音樂不能干擾醫(yī)療團隊的相互溝通或醫(yī)生與病人溝通。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