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哮喘
取穴 肺俞、百勞、膏肓
藥物 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細辛各15克 ,麝香1.5克 ,生姜汁適量。
2、虛寒性便秘
取穴 神闋足三里氣海
藥物 巴豆2克,吳茱萸6克 ,肉桂3克 ,生姜汁少許。
3、風濕性關節(jié)炎
取穴 曲池足三里外關 陽陵泉絕骨
藥物 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獨蒜頭任選一種。
4、高血壓
取穴 神闋 涌泉
藥物 吳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適量。
5、過敏性鼻炎
取穴 肺俞百勞膏肓
藥物:白芥子5克,細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適量。
每年施術應在初伏、中伏、末伏第一天的上午11時以前(此時陽氣生發(fā),施術為佳)各貼藥1次,連貼三年。
2011年三伏標準時間附屬于后,便于醫(yī)者臨診方便:
初 伏:2011年7月14日 農(nóng)歷六月十四 周四
中 伏:2011年7月24日 農(nóng)歷六月廿四 周日
末 伏:2011年8月13日 農(nóng)歷七月十四 周六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jīng)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jié)合...[詳細]
流感治療的當前狀況與挑戰(zhàn)盡管已有多種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手段,流感治療仍面臨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