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骨骼肌肉系統(tǒng)影像診斷_PPT課件 - 醫(yī)學資源下載
2013-08-22 05:00
閱讀:334
來源:愛愛醫(yī)
責任編輯:愛愛醫(yī)資源網
[導讀] 【ppt】骨骼肌肉系統(tǒng)影像診斷_PPT課件 - 醫(yī)學資源下載 資源作者:朝云哥哥 資源分類:醫(yī)學 - 影像科 資源屬性:PPT 資源售價:0 愛醫(yī)幣 資源大小:7.83M 關注入數:181 人次 評論
【ppt】骨骼肌肉系統(tǒng)影像診斷_PPT課件 - 醫(yī)學資源下載
資源作者:
朝云哥哥 資源分類:
醫(yī)學 -
影像科 資源屬性:
PPT 資源售價:0 愛醫(yī)幣
資源大?。?.83M
關注入數:181 人次
評論人數:0 人
下載人數:41人
上傳日期:2013-07-18 11:15:39
骨骼肌肉系統(tǒng)影像診斷
第三軍醫(yī)大學西南醫(yī)院放射科 陸明
講課內容及順序
內容
骨骼系統(tǒng)
關節(jié)
順序
檢查技術
影像觀察與分析
疾病診斷
骨骼系統(tǒng)
檢查技術
影像觀察與分析
疾病診斷
檢查技術
X線檢查
CT檢查
MRI檢查
超聲成像檢查
X線檢查的優(yōu)點及限度
優(yōu)點
骨骼與周圍軟組織有鮮明的對比;本身皮質骨和松質骨也有鮮明的對比。故可顯示病變范圍和程度,作出定性診斷。
限度
X線表現比病理改變和臨床表現出現晚
很多骨關節(jié)疾病缺乏典型或特殊X線表現
常用X線檢查方法
透視(fluoroscopy)
用于尋找異物與定位或骨折、脫位時復位
照片(plain film)
1 一般包括正側位,有些需斜位、切線位、軸位
2 包括周圍軟組織,四肢應包括鄰近一個關節(jié)
3 表現輕微或診斷困難時需加照對側
血管造影(angiography)
多用于肢體動脈,主要用于血管疾病的診斷和良、
惡性腫瘤的鑒別
X線檢查
CT檢查
優(yōu)點
密度分辨率高:脂肪、肌肉、軟骨等均能很好識別;能識別細微的鈣化和骨化
檢查方法
平掃:最好雙側對照;軟組織窗和骨窗并用
增強:確定病變范圍和性質。
CT
MRI檢查
優(yōu)點和限度
優(yōu)點:軟組織和骨髓顯示好;能任意平面和三維成像
限度:對鈣化和細小骨化顯示差
檢查方法
平掃:線圈、序列、層面等選擇
增強:Gd-DTPA
影像觀察與分析
原則
必須聯系正常的局部解剖
全面、細致觀察密度和信號改變,推測其病理學基礎
結合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綜合分析
內容(主要掌握X線平片)
骨骼系統(tǒng)正常表現
骨骼系統(tǒng)病變的基本表現
骨骼系統(tǒng)正常X線表現
骨的結構與發(fā)育(略)
長骨
小兒長骨
成人長骨:骨干和骨端
脊柱
小兒長骨
特點:有骺軟骨,且未完全骨化
1. 骨干(diaphysis)
骨皮質:中部厚兩端薄-均勻致密影
骨髓腔:含造血組織和脂肪
-無結構半透明區(qū)
骨膜:骨皮質內外兩側-不顯影
滋養(yǎng)動脈
2. 干骺端(metaphysis)
臨時鈣化帶:骺板軟骨基質的鈣化
小兒長骨
3. 骺(epiphysis)
出現二次骨化中心時才顯影
4. 骺板(epiphyseal plate)
干骺端與骺之間,二者骨性聯合后骺線消失
脊柱
序列、曲度
組成
脊椎:椎體和椎弓
椎間盤
椎間隙(intervertebral space)
椎間盤軟骨板,髓核和纖維環(huán)組成
脊柱-X線表現
脊柱-X線表現
骨骼基本病變X線表現
骨質疏松
骨質軟化
骨質破壞
骨質增生硬化
骨膜增生
骨質壞死
骨內與軟骨內鈣化
礦物質沉積
骨胳變形
周圍軟組織病變
骨質疏松(osteoporosis)
定義:一定體積內正常鈣化的骨組織減少,骨組織中有機成分和鈣鹽都減少,但二者比例正常
X線表現:骨密度減低(長骨、椎體中表現)
常見病
廣泛性—老人,絕經后婦女,營養(yǎng)不良,代謝或內分泌障礙
局限性—廢用性
骨質疏松
骨質軟化(osteomalacia)
定義:一定單位體積內骨組織有機成分正常,而礦物質含量減少
X線表現:骨密度減低
與骨質疏松鑒別:骨小梁和骨皮質邊緣模糊;承重骨胳變形;假骨折線等
常見病
佝僂病,骨軟化癥,其它代謝性骨病等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