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的中西醫(yī)治療
2018-10-24 09:00
閱讀:3874
來源:愛愛醫(yī)
作者:章小山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急性肝臟疾病:爆發(fā)性肝炎、藥物引起的急性肝損傷、酒精肝急性損傷、急性妊娠期脂肪肝、急性肝功能衰竭。
肝昏迷就是“肝性腦病”,主要是肝功能急劇下降后出現的精神神經癥狀。精神神經癥狀:1、行為舉止異常,隨地大小便,毀物傷人。2、胡言亂語,話多且語無倫次,不認識人。肝昏迷常誤診為精神病。
肝昏迷的病因:
1、急性肝臟疾病:爆發(fā)性肝炎、藥物引起的急性肝損傷、酒精肝急性損傷、急性妊娠期脂肪肝、急性肝功能衰竭。
2、慢性肝功能損傷:慢性肝炎、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晚期、門靜脈栓塞。
西醫(yī)治療:
1、藥物治療:
(1)、乳果糖:是一種雙糖,口服在小腸不會吸收分解,進入結腸后被細菌分解為乳酸、乙酸,從而酸化腸道,產生氣體,腸蠕動增加促進排便。
(2)、抗生素:口服抗生素抑制腸道產尿素酶的細菌,減少氨的生成。
(3)、L–鳥氨酸–L–門冬氨酸和精氨酸能促進體內尿素循環(huán)降低血氨;谷氨酸與氨結合形成谷氨酰胺降低血氨。
(4)、GABA/BZ(v氨基丁酸/苯二氮卓)復合受體拮抗劑氟馬西尼拮抗內源性苯二氮卓所致的神經抑制,對肝性腦?、笃凇羝诖傩炎饔?。
2、手術治療:
肝細胞移植,肝細胞通過門靜脈或肝內、脾內移植。
中醫(yī)治療:
肝昏迷屬中醫(yī)藥“昏迷”、“急黃”、“肝厥”范疇。
辯證分型:
1、熱毒傷肝,陰虛風動:身熱顴紅,口苦,盜汗,煩躁不安,胡言亂語,不寐,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舌紅絳,苔少或黃糙干,脈弦細數。
治則:養(yǎng)陰熄風,泄火解毒。
方藥:三甲復脈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羚羊角0.3克生地白芍麥冬龜板鱉甲各12克阿膠麻仁黃芩梔子大黃各9克牡蠣30克甘草6克黃連3克。撲翼樣震顫加天麻6克、鉤藤12克,平肝熄風。便干加芒硝30克,瀉熱通便。
2、痰濁瘀血,阻閉清竅:面色黎青,胸悶腹脹,喉中痰聲,精神萎靡,表情淡漠,漸至神智不清,言語模糊,昏不識人,黃疸,腹大筋露,嘔血色黯。舌黯瘀斑,苔厚膩,脈濡。治則:祛瘀導滯,豁痰開竅。
方藥:滌痰湯加減送服蘇合香丸。陳皮干草紅花川芎各6克、半夏茯苓桃仁赤芍各9克、枳殼石菖蒲膽南星各12克蘇合香1粒(吞)。
加減:嘔血,加白芨9克、三七參粉3克、花蕊石15克止血。腹大筋露加陳葫蘆、蟲筍各9克。黃疸加茵陳12克、黃芩、梔子各9克。
3、臟腑極虛,肝腎陰竭。昏迷日久,譫語氣促,肢體強直,手足痙攣,小便不通或短少。舌質紅絳,苔焦黃,脈微細數。
治則:養(yǎng)陰潛陽,熄風開竅。
方藥大定風珠加減送服安宮牛黃丸。雞子黃(生)2枚,五味子、甘草各6克,阿膠、白芍、麻仁各9克,枸杞子龜板鱉甲石菖蒲各12克生地生牡蠣各30克,安宮牛黃丸1粒(吞)。
加減:肢體強直,加葛根鉤藤12克、天麻6克,喉中痰響加黃連3克、半夏、生大黃9克,尿少加車前子澤瀉15克。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