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AAP1~18歲兒童急性細菌性鼻竇炎診斷和管理指南》內容簡介:
新指南中急性鼻竇炎病程定義為4周,這與許多關于慢性鼻竇炎的指南不同。中國、歐洲、英國、加拿大、意大利和美國鼻竇變態(tài)反應健康學會關于鼻竇炎的病程定義是,持續(xù)12周以上的為慢性鼻竇炎,12周之內的為急性鼻竇炎。
《2013AAP1~18歲兒童急性細菌性鼻竇炎診斷和管理指南》內容預覽:
在急性鼻竇炎患者中,細菌感染率為2%——10%,而病毒感染率占90%——98%.盡管如此,抗生素仍被廣泛使用。急性鼻竇炎成為醫(yī)生處方抗生素的第5位疾病。在美國,每年針對鼻竇炎的直接醫(yī)療費用超過10億美元,故濫用抗生素是急性鼻竇炎治療中的一個主要問題。IDSA頒布該指南旨在,加強合理使用一線抗生素,阻止呼吸道病原菌耐藥,以下為該病診療中的主要困難。
診斷方法:缺乏準確性
針對ABRS的治療比較盲目臨床上診斷ABRS,須找到高密度菌落(≥104菌落形成單位/毫升)。然而,鼻腔負壓置換或穿刺吸引常導致細菌污染,且創(chuàng)傷性穿刺在幼兒并不適宜。鼻內鏡可增加細菌檢出率和準確率,但不易在基層診療機構和幼兒中開展。因此,針對ABRS的治療常常是盲目的,僅根據癥狀和體征使用抗生素。對于能夠自愈的病毒性感染患者,臨床也可能使用了抗生素治療。
點擊下載***:《2013AAP1~18歲兒童急性細菌性鼻竇炎診斷和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