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肖某,女,43歲。兩顴皮膚發(fā)暗1年,加重1月?;颊咭荒陙韮娠E皮膚發(fā)暗,形成斑塊,使用多種祛斑產品無效,最近一月,生意操勞,皮膚顏色加重,請來就診。就診時面色恍白,兩顴暗黃色,嘴唇顏色偏白,月經量少,每次三天。舌質淡,齒痕舌,苔薄白,舌尖有瘀點;脈象:左右寸口細弱,左關郁澀。血壓95/60mmhg。
診斷:黃褐斑(氣血虧虛)
病機分析:“心主血脈,其華在面”,心血不足,鼓動無力,血行緩慢,面部皮膚得不到滋養(yǎng),代謝產物無法清除,自然出現(xiàn)皮膚色素沉著。面部出現(xiàn)斑塊,心情受到抑郁,進一步加重病情。
治法:益氣養(yǎng)血,活血化瘀,舒肝解郁。
處方:人參25黃芪20當歸15丹參20菖蒲15遠志10桂枝15柴胡12白芍30赤芍30雞血藤25玫瑰花15香附子15郁金15制首烏20炙甘草15。五劑,水煎服,日一劑。
同時用西洋參50克煎水100ML,每早洗臉后,用手搓面部100下,皮膚發(fā)熱發(fā)燙為度,搓完后,用西洋參水控于皮膚上。
一周后復診:面色有光澤,斑已變淺,守方十劑,前后大約20天,患者面如桃花。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
流感治療的當前狀況與挑戰(zhàn)盡管已有多種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手段,流感治療仍面臨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