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滄海桑田.
2003年的那個春天,我們是否已經忘卻?
數據顯示,2003年廣東省有1512人感染了SARS.
當我們把"‘非典’十年的紀念特刊"提上議程時,從來沒有想過,十年后的回訪進行得如此艱難."毒王"的帽子壓了黃杏初十年,他也躲了十年,他透過家人說"要過安靜的日子".這不是黃杏初一個人的想法.
拒絕采訪的,還包括一些付出巨大的醫(yī)療單位和已經考上大學的"非典"孤兒"杰仔",他們都已不愿再提當年.
不說,不代表遺忘……
有些傷痛,注定要跟隨一輩子.而那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傷痛——廣東上下的眾志成城,信息公開制度的巨大變革,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體系的建立……不能忘卻,也無法忘卻.
北京攝影師張立潔用了好幾年的時間去跟拍"非典"后遺癥患者.她原本以為2008年會有很多媒體去關注他們,那是"非典"五周年.可惜那一年的大事太多了,雪災、地震、奧運……一晃又一個五年過去了,她想問:現在呢?
請原諒,我們的關注遲到了.
誰也無法保證,"非典"會不會再來一次.銘記當年,檢視得失,才能展望未來.
從離奇感染"非典",到一度"失蹤",后來在各方的呼吁下站出來說話并捐獻了血清,但接下來又再度"隱身".轉眼十年,中國首例報告的"非典"患者、河源廚師黃杏初,他的身影始終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
羊城晚報記者近日去河源尋訪黃杏初,他老家的三層樓房已經棄置,一家人連過春節(jié)都沒有回來.可是救治和關注過"毒王"的多名醫(yī)護人員一直在尋找他,"非典"如此來無影、去無蹤,實在不符合流行病的特征,留下了太多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