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5月,春季,節(jié)氣變化明顯,很容易生病,是哮喘病的高發(fā)期,即將到來的5月也將迎來第十六個世界哮喘日。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空氣污染加重、過敏原的增多,哮喘的發(fā)病率明顯上升,特別是在3至10歲的兒童身上明顯多發(fā)。
臨床使用情況
哮喘屬于呼吸道慢性疾病,臨床以呼吸困難、喘息、胸悶和咳嗽為主要的癥狀?,F(xiàn)治療哮喘的藥物臨床上分為控制藥物和緩解藥物??刂扑幬锸侵感枰谳^長時間內每天使用的藥物,包括吸入糖皮質激素、全身用激素、白三烯調節(jié)劑、緩釋茶堿、抗Ig-E抗體等。緩解藥物是指在哮喘發(fā)作時才使用的藥物,包括速效吸入β2受體激動劑、全身用激素等。
還可以分為:以抗炎癥為主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抗白三烯藥物、炎癥介質阻釋劑和拮抗劑等;以控制氣道狹窄為主的β受體激動藥、嘌呤類藥物和抗膽堿藥物等支氣管擴張藥,基因治療等。在臨床上使用較多的藥物是糖皮質激素、白三烯受體拮抗藥、β2-受體激動劑和茶堿類。
市場消瘦現(xiàn)狀
我國現(xiàn)有2500多萬人患有哮喘,約占全球哮喘病患者近一成的比例,一方面哮喘病有治愈難、治療周期長、費用高的特點,同時加上近年來塵霾空氣增多,導致患病人數增加,使得該市場利潤空間較大。
抗哮喘類藥物市場2012年達到133億元,較2011年同期增長19.8%,近5年的年平均增長率在22.5%左右。該領域用藥人群的增多使得市場在未來幾年依然會繼續(xù)保持增長態(tài)勢,預計2013年全年規(guī)模突破160億元,增長水平保持在20%左右(見圖1)。
用藥途徑及劑型分布
用藥途徑主要以吸入、口服、注射為主(見圖2)。由于吸入劑是通過肺部豐富的毛細血管吸收進入血液,較口服和注射劑型吸收面積更大,吸收速度更快,占了六成多的市場。而口服和注射兩種用藥途徑則平分秋色,各占18%--19%的市場份額。外用途徑用藥份額非常小。
根據該類疾病用藥途徑的特點,抗哮喘藥的劑型大致有膠囊、片劑、氣霧劑、霧化溶液以及吸入劑等。其中吸入劑又分為吸入性溶液劑和吸入性粉劑。所有劑型中,吸入劑和氣霧劑屬于臨床主流劑型,主要用于哮喘急性發(fā)作,作用直接,起效迅速,能及時控制氣急胸悶、呼吸困難等哮喘癥狀。膠囊、片劑等口服劑型由于便于攜帶,方便服用,也是長期用藥的哮喘患者常備的劑型。而注射劑一般適用于臨床搶救危重病癥用。
品類用藥走勢
從抗哮喘藥物制劑分類來看,以β受體激動藥物、激素類藥物、茶堿類藥物和白三烯受體拮抗藥物為主,此四類藥物共占總體將近九成的份額(見圖3)。
前幾年抗哮喘藥市場中份額最大是β受體激動藥,而從2012年開始該類藥物在市場所占份額出現(xiàn)明顯的下滑趨勢,激素類、白三烯受體拮抗劑以及抗膽堿類藥物則保持上升,但激素類增速放緩。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在市場上保持較快發(fā)展,2006年新修訂的全球哮喘防止創(chuàng)議指出:白三烯調節(jié)劑是作為除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外,惟一可以單獨應用的長期控制藥物,強調了其在哮喘治療中的地位。兼有抗炎癥和支氣管擴張的作用,對多種原因引起的重度哮喘有效,在治療領域認可度漸高。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目前已經有孟魯司特、扎魯斯特、普魯斯特等產品。領軍者是默沙東的孟魯司特(順爾寧),但受到專利到期影響,其市場明顯受到沖擊,國內孟魯司特生產廠家如大冢制藥(合資)和魯南貝特等,份額均明顯有所上揚。
整體而言抗哮喘藥物制劑生產廠家以阿斯利康、葛蘭素史克、勃林格殷格翰、默沙東為首,合計占了將近七成的市場,國內企業(yè)福和華星制藥、瑞陽制藥、成都華宇制藥和桂林南藥雖然也表現(xiàn)較好,但份額有待提升。國內企業(yè)若想在已被外資品牌主導的該領域大展拳腳,仍需狠下功夫。
結論
我國的哮喘用藥主要由外資品牌藥占主導,2000至2001年間,默沙東在中國連續(xù)推出數種治療哮喘的藥物,而素有哮喘藥“金標準”之稱的葛蘭素史克也在焦急地盼望著其在全球市場消瘦增長迅猛的舒利迭早日在中國上市。在西藥稱雄中國哮喘藥市場的大背景下,跨國醫(yī)藥巨頭欲進一步狂掃中國市場。目前國內市場上主要的哮喘藥廠家是葛蘭素史克和阿斯利康,兩家占據絕大部分市場,其中噴霧劑市場的90%為這兩家公司所占有。在前10位的競爭廠家當中,只有2家國內藥廠,其它均為合資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