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血液循環(huán)(下)與血管生理 - 醫(yī)學資源下載
2013-07-31 05:01
閱讀:1303
來源:愛愛醫(yī)
責任編輯:愛愛醫(yī)資源網(wǎng)
[導讀] 【DOC】血液循環(huán)(下)與血管生理 - 醫(yī)學資源下載 資源作者:nuannuan5i 資源分類:醫(yī)學 - 基礎(chǔ)醫(yī)學 資源屬性:文檔 資源售價:0 愛醫(yī)幣 資源大小:0.23M 關(guān)注入數(shù):458 人次
【DOC】血液循環(huán)(下)與血管生理 - 醫(yī)學資源下載
資源作者:
nuannuan5i 資源分類:
醫(yī)學 -
基礎(chǔ)醫(yī)學 資源屬性:
文檔 資源售價:0 愛醫(yī)幣
資源大?。?.23M
關(guān)注入數(shù):458 人次
評論人數(shù):0 人
下載人數(shù):21人
上傳日期:2012-11-20 20:22:02
【doc】血液循環(huán)(下)與血管生理
[目的要求]1. 掌握動脈血壓形成及影響因素2. 掌握微循環(huán),組織液的生成及影響因素3. 掌握心血管活動、動脈血壓以及冠脈流量的調(diào)節(jié)[講授重點]1. 動脈血壓的正常值、形成及其影響因素。中心靜脈壓的概念及其意義。2. 微循環(huán)的組成、調(diào)節(jié)及意義。 3. 組織液的生成及影響因素。4. 心血管活動的調(diào)節(jié)[講授難點]1. 微循環(huán)的調(diào)節(jié)2. 心血管中樞[教材]生理學(5版),姚泰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北京案例1:某患者60歲,男性,因左冠狀動脈阻塞而引起心肌梗塞入院。入院體查:血壓105/80mmHg,心律90次/分,中心靜脈壓4mmHg。第二天患者突然出現(xiàn)心室纖維顫動,血壓迅速降至8mmHg,中心靜脈壓迅速升至8mmHg。經(jīng)搶救復蘇成功,并康復出院。問題1.為什么心室纖維顫動時動脈壓下降,中心靜脈壓升高到相同數(shù)值?2.為什么心室纖維顫動時動脈壓下降幅度遠大于中心靜脈壓上升的幅度
案例2:當人體從平臥位突然站立時,常會感到頭暈、眼花,但很快上述癥狀會消失,你能從哪些方面考慮?第三節(jié) 血管生理一、各類血管的功能(function of blood vessels):
圖 1: 血管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 2:動靜脈血管斷面結(jié)構(gòu)模式圖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壓(blood flow volume,resistance and blood pressure)1、血流量(Q,blood flow):單位時間內(nèi)流經(jīng)血管某一橫截面積的血量,又稱容積速度。Poiseuille's law:Q =K×r4(P1-P2)/L=p r4(P1-P2)/ 8hL
2、血流阻力(R, resistance):血流在血管內(nèi)流動時所遇到的阻力,血液之間及血液與管壁之間的摩擦力。R= 8hL /p r4舉例:血管口徑變化引起的血流阻力變化影響血液粘滯度(h)的因素有: (1) 紅細胞比容: 紅細胞越多, h越大(2) 血流的切率: 牛頓液體(血漿): h不隨切率變化 非牛頓液體(全血): hμ1/切率
(3) 血管口徑: 口徑大時對h無影響.但在口徑為0.2~0.3 mm的微動脈內(nèi),切率大大增大,h變小。(4) 溫度: hμ1/T, 手浸入冰水中,局部血流的粘滯度增加2倍。
3、血壓(blood pressure):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cè)壓力(側(cè)壓強)以大氣壓為0,用高過大氣壓的數(shù)值來表示。
三、動脈血壓(arterial blood pressure)1、 正常值①收縮壓(Systolic pressure,SP):心室收縮射血時,主A內(nèi)血壓所達到的最高值?;蛟谝粋€心動周期中動脈血壓的最高值。于收縮中期達最高值。正常值 90-140mmHg (12.0-18.66kPa)。②舒張壓(diastolic pressure,DP):心室舒張時,主A血壓所達到的最低值?;蛟谝粋€心動周期中動脈血壓的最低值。正常:60-90mmHg(8.0-12.0 kPa)。在等容收縮期動脈血壓最低。臨床診斷高血壓的標準:SP3 160 mmHg 或 DP3 90 mmHg③脈搏壓(pulse pressure):收縮壓-舒張壓30-40mmHg(4.0-5.33 kPa)
④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一個心動周期中動脈血壓的平均值。其數(shù)值反映了器官的血流供應(yīng)。計算方法:直接法:等于心動周期中每一瞬間的動脈 BP相加的平均值精確計算應(yīng)積分后平均間接法:平均動脈壓=舒張壓+1/3脈壓=1/3 SP+1/3 DP2、動脈血壓形成①血液的充盈量――前提血壓的形成,首先是心血管系統(tǒng)內(nèi)有血液充盈而血液的充盈程度可用平均充盈壓來表示(動物實驗,給狗電刺激等)心室射血停止后,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各處的壓力迅速平衡,此時,循環(huán)系統(tǒng)各處的血壓相等,該血壓稱為體循環(huán)平均充盈壓(mean circulatory filling pressure)。一般為7mmHg,人的平均充盈壓接近于此值。若血量減少或循環(huán)系統(tǒng)容量擴大à充盈壓下降若血量增加或循環(huán)系統(tǒng)容量縮小à充盈壓上升。
②心臟射血――動力心室的收縮,將血液射入主動脈心室收縮所作的功將轉(zhuǎn)變成:動能-推動血流勢能-包括彈性勢能和壓強能。③外周阻力血主要產(chǎn)生于小動脈和微動脈多見。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的存在是動脈血壓形成的關(guān)鍵在心舒張期的動脈血壓是如何維持?
④大動脈管壁的彈性心室一次收縮向主動脈內(nèi)射血60-80ml,由于主動脈和大動脈壁有較大的可擴張性,心收縮期只有1/3流至外周,其余2/3暫時貯存于主動脈和大動脈à主動脈壓升高à后者進一步擴張à即心室收縮釋放的能量有一部分以勢能的形式貯存于彈性擴張的管壁中。心室舒張時,主動脈和大動脈發(fā)生彈性回縮,貯存的勢能轉(zhuǎn)為壓強能(維持血壓)和動能(推動血流)
3、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①每博量(stroke volume,SV)每博量↑(即:心縮期射入主A的血量↑)→心縮期中主A和大A內(nèi)的血量↑→管壁所受的壓力↑→壓力↑↑,即SP↑。由于BP↑,收縮期大A增加的血液在舒張期內(nèi)流向外周加速,因而在心舒末期存留于大A內(nèi)的血量增加不多,故DP增加不明顯??梢?,每博量↑主要是使收縮壓↑(SP)。即SP的高低主要反映了每博量的大小。
②心律(heart rate,HR)心律↑→心舒期縮短→心舒期內(nèi)流向外周的血量↓→心舒末期存留在大動脈內(nèi)的血↑→DP↑↑,隨后SP↑,但不如DP↑明顯,故脈壓↓心律↑→DP↑↑ SP↑→脈壓↓心律↓→DP↓↓ SP↑→脈壓↑
③外周阻力(pe**heral resistance,R)外周阻力↑→心舒期內(nèi)流向外周血↓→心舒末期貯存在大動脈中的血↑→DP↑↑;隨后SP↑,但SP增加不如DP明顯→脈壓↓一般情況下,舒張壓的高低主要反映了外周阻力的大小。臨床上一般的高血壓,大多由R↑(腹腔臟器和骨骼肌阻力血管口徑↓)→一般表現(xiàn)為舒張壓升高為主
④主A和大A的彈性貯器作用主A和大A最主要的作用是在心室收縮期貯存勢能→舒張期釋放,轉(zhuǎn)變?yōu)閯幽芎蛪簭娔埽ňS持舒張壓)。主A和大A彈性↓→DP↓,SP↑→脈壓↑↑。
⑤循環(huán)血量和血管系統(tǒng)容量的比例正常情況下,變化不大。失血時→循環(huán)血量↑→充盈壓→BP↓休克:毛細血管靜脈大量開放→血管系統(tǒng)容量↑→充盈壓↓→BP↓四、靜脈血壓及靜脈回心血量(venous pressure and venous return)靜脈:血液由動脈流回心臟的通道;同時由于靜脈系統(tǒng)容量大、管壁薄、易擴張、也能收縮→起著貯血庫的作用。 1.靜脈血壓(venous pressure)①微靜脈內(nèi)的血壓約為15-20mmHg,到達右心房接近于0。中心靜脈壓(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右心房及胸腔內(nèi)大靜脈的血壓.。外周靜脈壓(pe**heral venous pressure):各器官靜脈的血壓。
②中心靜脈壓如果心臟射血能力強→能將回心血量及時排出→心室內(nèi)壓↓,血從右房→右室,心房壓↓→CVP↓。反之,靜脈回心血量↑↑→回心血↑→CVP↑。CVP反映了心臟射血力量與靜脈回心血量之間的平衡關(guān)系。 ③意義:臨床上在重癥休克時作為輸液的量與速度的觀察指標。正常值4-12cmH2O(0.49-1.18kPa)CVP↓→輸液量不足CVP↑→輸液過快或心力衰竭
2.靜脈回心血量及其影響因素靜脈回心血量μ(外周靜脈壓-中心靜脈壓)/靜脈阻力凡能影響外周靜脈壓、CVP、靜脈阻力的因素均可影響靜脈回心血量。
⑴體循環(huán)量:體循環(huán)量↑(如:血量↑或容量血管收縮)→靜脈回心血量↑體循環(huán)量↓:如失血時,則靜脈回心血量減少.
⑵心臟收縮力量心臟收縮時→射血心臟舒張時→從靜脈中抽吸血液當心臟收縮能力↑→心室排血↑→舒張時心室內(nèi)壓↓→有利于靜脈回心。反之,心肌收縮力↓①右心衰時,右心房射血↓↓→右房血↑↑(CVP↑)→回心血量↓,血液淤積于大靜脈,其典型表現(xiàn)為:頸外靜脈怒張、肝臟充血腫大、下肢浮腫。②左心衰時,左心射血↓↓→左房及肺靜脈壓→→肺淤血、肺水腫⑶體位改變臥位→立位時,身體低垂部位的靜脈跨壁壓↑→靜脈擴張,容量增大,可多容納500ml血→回心血量↓(跨壁壓――指血管內(nèi)血液對管壁的壓力與血管外組織對管壁的壓力之差)
⑷骨骼肌的擠壓作用(肌肉泵或靜脈泵)⑸呼吸運動(呼吸泵)吸氣時,胸內(nèi)負壓增大→靜脈跨壁壓↑→胸腔內(nèi)大靜脈擴張↑→壓力↓ 有利于外周靜脈回心血反之,呼氣時,胸內(nèi)負壓變小→跨壁壓↓→靜脈回心血量↓可見,對體循環(huán)而言,呼吸運動對靜脈回流起著泵的作用。對肺循環(huán)而言,平靜呼吸時:吸氣時,肺擴張→肺血管容積↑→貯存較多的血→由肺回流入左心房↓→左室心輸出量↓→BP↓。反之,呼氣時BP↑。三 微循環(huán)(microcirculation)微循環(huán)(microcirculation):微靜脈與微動脈之間的血液循環(huán)(一)組成:7個部分、3條通路、2套通路圖表 3微循環(huán)組成示意圖
3條通路:⑴迂回通路(營養(yǎng)通路)特點:① 管壁薄(真毛細血管),穿插于細胞間隙。迂回曲折,交錯成網(wǎng)。② 管徑小,阻力大,血流緩慢。③ 交替開放(20%)功能:物質(zhì)交換(故又稱為營養(yǎng)通道)迂回通道的開閉(true capillary))取決因素:后微A和capi前括約肌的舒張→其后的capi開放后微A和capi前括約肌的收縮→其后的capi關(guān)閉圖表 4微循環(huán)調(diào)控這種開放、關(guān)閉,5-10次/分。安靜時大約總有20%的迂回通路處于開放狀態(tài),保證新陳代謝的進行。
⑵直接通道(thoroughfare channel)微動脈→后微動脈→通血毛細血管靜脈→微靜脈特點:通血毛細血管是后微動脈的最后延伸通血毛細血管與真毛細血管的最大區(qū)別是前者無毛細血管前括約肌。管徑較粗、血流較快,經(jīng)常開放功能:由于直接通路血流較快→①很少進行物質(zhì)交換。而直接通路血流較快,且經(jīng)常開放→②使部分血液迅速經(jīng)微循環(huán)回心。
⑶動-靜脈短路(arteriovenous shunt)微動脈→A-V吻合支→微靜脈特點:最短、最直、阻力最小→血流最快,不能進行物質(zhì)交換。一般情況下,arteriovenous shunt因吻合支管壁平滑肌收縮而關(guān)閉,一般不開放。但在體溫升高時可開放。arteriovenous shunt在皮膚(特別是手掌、足底、耳廓)多見。功能及意義:調(diào)節(jié)體溫如:環(huán)境溫度(體溫)↑→arteriovenous shunt開放→皮膚血流量↑→皮膚溫度↑→有利于散熱環(huán)境溫度(體溫)↓→arteriovenous shunt→皮膚血流量↓→皮膚溫度↓→有利于保存熱量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如:感染性或中毒性休克→A-V吻合支大量開放①皮膚血流增加→皮膚溫度↑→暖休克 ②有限的血液流經(jīng)arteriovenous shunt,物質(zhì)交換進一步少→加速組織缺氧
(二)、2套閘門圖表 5微循環(huán)灌流控制示意圖小結(jié):微循環(huán): 迂回通路→完成血液與組織液之間的物質(zhì)交換 直截通路→能使部分血液迅速回流,保證循環(huán)血量A-V短路→調(diào)節(jié)體溫
四、組織液的生成(formation of interstitial fluid)(一)、組織液的生成正常成人體重的60%左右是體液,其中3/8處于細胞外。細胞外的液體主要存留在組織細胞間隙中。而組織液是血漿經(jīng)capillary濾過而形成的,即組織液的去蛋白血漿。生成機制:濾過與重吸收濾過(filtration)重吸收(absorption)濾過與重吸收量的對比決定著液體流動的方向。有4個因素:①capillary pressure②interstitial fluid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③interstitial fluid pressure④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有效濾過壓(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濾過的力量和重吸收的力量之差,即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capillary pres